close

2014-05-30-11-58-49_deco  [[ ↑32歲送給自己的生日禮物,重返我戲稱的第二家園─大馬檳城。]]

「快要生日了,今年該做什麼事來慶祝?」自從過了30歲,「慶生」對我而言,突然變得輕如鴻毛。大抵是犯了初老症,讓我覺得與其熱鬧華麗的慶生,不如找件對自己有意義或有紀念性的事來做。

雖然「有意義、有紀念性」的定義會隨著時空背景的轉換與人生歷練的積累而有所不同,但至少都可以反映出當下的我們,最在乎、最想要的是什麼。至於30歲和31歲的生日,正因恰巧各發生了難忘的人生經歷,所以也算是順利達標啦。

**********前情提要**********

30歲生日 ─ 劉憶如請辭財政部長。

「劉教授」在當了114天的財政部長後,因為與馬老闆在「證所稅」上的理念不合,決定辭官。風聲一出,我一整天守在財政部,哪都去不了,連“下午餐”都只能在中庭席地倚牆解決;大批媒體苦等不到的劉教授,原來正從容地在辦公室接受某知名商業雜誌的專訪,直到下午4點多才出面受訪。

更硬的是,5點新聞台要「連線」,6點財經台要「頭條」,而且…不。准。遲。帶!於是,我整個傍晚都在爆走中度過。準時上陣的頭條,過音聽起來很激昂。寫稿+過音+剪帶=一小時內搞定,請瞧瞧~ 抗議藍版證所稅 劉憶如閃電請辭

[[↓這就是生日當天「不請假,還上班」的後果XDDDDD。]]545796_3366837324919_1053761470_n  

31歲生日 ─ 紐約做個夢

一直想出國念書,但我荷包不夠滿,所以只好來場2個月的短期進修,一圓我的電影夢兒。「紐約做個夢」的紀錄,共分為啟程住宿通勤語言演員,可點擊超連結飛過去看。


********************

好,回到32歲的這一年。時間已邁入5月,我卻還沒想到今年可以執行的生日計畫。直到生日前一周,腦海突然閃過久違的檳城…「乾脆買張機票,飛回去看看吧!」。我立馬Line了檳城的老友阿濠,問他下個周末有沒有空,能否住他家?他爽快地答應。接下來就是向公司排假、訂機票、買伴手禮,然後…準備出發囉!


●不囉嗦,說走就走去檳城

最後一次造訪檳城是2008年6月,退伍後的半年,當時是為了參加學生的畢業典禮,見見我無緣帶完一學年的高三班。爾後的四年半因記者工作繁忙,外加一年前去紐約進修,荷包大失血,所以遲遲沒機會再回檳城走走。

這幾年,聽說檳城變了很多,但並不讓人意外。2008年7月,檳城的喬治城(Georgetown)與馬六甲聯合「申遺」成功,正式躋身UNESCO的世界文化遺產之列,自此,觀光價值水漲船高;各式各樣的旅館、餐廳、文青咖啡廳、腳踏車出租店等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在老城區裡。

050E000052D7A25367583947BA06A116  [[ ←香港TVB於2014年底首播的《單戀雙城》時裝劇,探討都會男女愛情,好像是跟三男戀一女有關吧?]]

很多人認識檳城,是透過美食節目或香港TVB的電視劇《單戀雙城》(Outbound Love),抑或國際媒體的報導與評比榮獲的「之最」美譽而慕名造訪,如:死前必到10大島嶼、全球40大最佳旅遊景點、世界8大退休後最適合居住城市、亞洲10大最佳小吃城市等,族繁不及備載。

至於我呢,純粹6年前很幸運地來檳城服教育替代役,然後深深愛上這座小城。(6年前的「大馬軍旅」系列,共有59篇,有興趣可去看看)後來為了一圓記者夢,所以放棄退伍後繼續待在檳城討生活的念頭,但時不時還是會懷念這座純樸小城。

依稀記得,剛返台前幾年,記者生涯壓力大,每晚躺在床上,闔上眼,喬治城的街景就會浮現腦海…「從碼頭出發,經過鐘樓,然後一直到Gurney百貨。」然而這些記憶地圖,隨著時間流逝,也漸漸褪色。

一如往常,我刻意選擇搭紅眼班機出國,缺點是前一晚在桃園機場找一個隱密的沙發小憩,優點是一到目的地便可擁抱白晝時光。(幹!其實根本睏斃了,但我就是愛。)所幸這次搭的是23:45的飛機,不必睡在機場,但在吉隆坡得等上3小時才能轉機。

第一次在生日當天出國,沒想到機場人員挺貼心的。(是標準的SOP嗎?)在櫃檯check in完後,地勤小哥將登機證和護照交還給我時,順道說了聲「張先生,生日快樂」…實在揪感心ㄟ!
證照查驗時,約莫50歲的移民官大哥還開啟了一段無俚頭的對話。
「今天有吃蛋糕嗎?」他天外飛來一筆地問我,
「嗯…還沒,晚餐沒吃蛋糕。怎樣嗎?」一時摸不著頭緒的我,以為他是要推銷免稅店內有新開張的甜點店之類的。
「今天是你生日啊!」他接著說,
「喔喔!謝謝,我下午吃過了,同事們幫我慶生。」我恍然大悟。
好啦!總之,非常謝謝桃園機場的地勤和移民官。

[[ ↓上午8點的檳城機場,應該是昨晚下過雨,地上還濕濕的。]]
2015-07-12-16-52-13_deco  

還記得多年前,AirAsia仍降落在吉隆坡LCCT機場,航廈如高級鐵皮屋一般,但本月初已完全走入歷史。凌晨4點多初訪新機場KLIA2(吉隆坡第二國際機場),哇靠…人聲鼎沸啊!除了部分商場打烊,餐飲店的人潮還是絡繹不絕;我在Old Town隨意點了一杯熱奶茶暖暖胃,然後便躲到人煙稀少的航廈角落發呆、上網,等待7點的班機轉往檳城。

或許是…近鄉情怯吧?要降落檳城機場那刻,我竟然緊張了起來。飛機朝著海上那滿布綠樹的小島下降,靠近一點,清晰可見紅磚屋瓦的矮建築,櫛比鱗次。航廈裡大大的標語“Selamat Datang”(歡迎),有種說不上來的熟悉,大概是回到第二家鄉的親切感吧?

即便週五濠弟得上班,他仍執意來接機;我離開大馬時,他還是個大學生,現在已是個跨國公司的小主管。他放我在「周姓橋」外的馬路邊下車,然後再繞去上班。正想用祭五臟廟來開啟一天的行程,於是我選了「海墘茶室Chew Jetty Café」的炒粿條,作為我睽違檳城6年的第一餐。心得是…味道並不特別出色,但價格卻比當年貴了2到3馬幣;立刻領教了馬國物價飆漲的威力。

[[ ↓觀賞喬治市的最佳方式之一,就是從高處俯瞰紅屋瓦建築。]]
2014-06-03-19-59-50_deco.jpg  

●不花錢,邊走邊看檳城壁畫

吃飽了,就散步逛逛吧。用雙腳就能走完看完的新景點,莫過於這幾年火紅的壁畫。立陶宛的藝術家Ernest Zacharevic在2012年搬到檳城,並受當年度的Georgetown Festival之託,以主題「喬治市鏡像」(Mirrors Georgetown)創作出一系列街頭壁畫,當時的他僅26歲。這是他與檳城的第一次接觸,透過觀察當地民眾的生活點滴,再將它發揮到街頭創作上;這些街頭壁畫也讓他因此聲名大噪

街頭藝術是一種很容易被社會大眾觀賞或閱讀的藝術形式,正因地點位在街頭,所以任何庶民百姓都可以輕易接觸,十分親民;民眾本身並不需要具備藝術背景或知識,便可以理解或欣賞作品。

Ernest Zacharevic在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他的作品並沒有特別傳達批判的訊息,只希望能為路過的人們創造一些驚喜,讓他們感到開心。這幾年,他的街頭創作也遍及世界各地,包括美國夏威夷、洛杉磯、葡萄亞里斯本、新加坡等,當然,在馬來西亞其他大城,也有他作品的足跡。

[[ ↓《姊弟共騎》。雖然兩小根本踩不到踏板,卻依舊玩得不亦樂乎。原圖取自網路,是當初Ernest拍下的照片。]]姊弟共騎@本頭公巷  



[[ ↓2015年8月,這副舉世聞名的壁畫又遭受惡意破壞,然後又被幾位藝術家共同修復。(照片來源:MUROBOND PAINTS PENANG)]]2015年8月遭破壞的姊弟共騎壁畫  

他在檳城喬治城最出名的壁畫就非《姊弟共騎》莫屬。這幅位在本頭公巷(Armenian Street)的壁畫還被英國《衛報》列為全球15大壁畫之一;但破壞王無所不在,據阿濠說這輛腳踏車已經換了3輛;媒體也報導過,它的椅墊曾被拆掉,籃子也損毀。我拍下的這張照片,車籃看起來也怪怪的。

Ernest Zacharevic不是一位高高在上、唱高調的藝術家,他大方地與世人共享他的藝術才華,而且歡迎大家自由詮釋、各自表述。他在自己的臉書創了一本相簿WE WANT YOUR PHOTOS,裡面蒐集來自全球遊客提供的《姊弟共騎》創意合照。最令我激賞的是他的註解:「There is no fixed meaning; the artwork is open for interpretations, recreations and narratives. This is street art at its best, when it stops being an individual painting and becomes part of the public imagination.」直到今日,Ernest Zacharevic仍在檳城不斷創作。

[[ ↓《追風小子》@阿貴街Lebuh Ah Quee。]]
追風少年@阿貴街Lebuh Ah Quee  

[[ ↓《功夫女孩》@南華醫院街Lebuh Muntri & 爬牆小孩@大銃巷Lebuh Cannon。]]

功夫女孩@南華醫院街Lebuh Muntri & 爬牆小孩@大銃巷Lebuh Cannon  

豈可讓Ernest專美於前,人才濟濟的馬來西亞當然不乏大量的藝術家在同期或之後發展出其他知名的系列作品。像是本地的聽障自學畫家顏詒隆Louis Gan所畫的兩幅─《兄妹盪鞦韆》和《小孩籃球樂》;而一系列以貓為主題的12幅壁畫則是2013年Georgetown Festival的計畫─“101 Lost Kittens”,呼籲世人重視流浪動物的問題,下面幾幅壁畫是比較出名的,中文名稱是我自己暫譯的。

[[ ↓《兄妹盪鞦韆》 (Brother and sister on a swing)。]]  兄妹盪鞦韆@按部就班巷Step by step Lane

[[ ↓《小孩籃球樂》 (Children playing basketball)。]]  
小孩藍球樂@牛干冬街Lebuh Chulia

[[ ↓《名叫Skippy的大貓》 (Skippy, the Giant Cat)。]]
P5303132 (2).jpg  

[[ ↓《李小龍絕不會如此對待貓》 (The Real Bruce Lee Would Never Do This)。]]
P5313372 (2).jpg  

[[ ↓《貓與人幸福共處》 (Cats & Humans Happily Living Together)。]]
P2285157 (2).jpg   

除這些油彩繪製、話題性十足的壁畫,檳城街頭還有為數眾多的鑄鐵裝置藝術(iron rod sculpture),共計超過50件。他們同樣是2012年檳州政府與「喬治市鏡像」同時推出的計畫─「標誌喬治市」(Marking Georgetown)。

少了繽紛色彩的加持,這些鐵線雕塑看似單調無奇,上頭的英文字母有時還頗難懂,但它們卻是真正訴說著「老檳城」的街頭藝術。由本地的藝術家用漫畫風格、詼諧調性呈現,每件作品都描述一個故事,可能是習俗、建築、飲食、人物,抑或是民間軼聞。就來說說位在阿貴街上,《追風少年》對面的《阿貴?》吧。

[[ ↓阿貴?(Ah Quee?)@阿貴街。午後的斜陽讓鑄鐵雕塑的影子映射在牆上…看起來更加眼花XDDD,隔壁還有小小兵來亂入插花。]]阿貴Ah Quee?  

百年老街「阿貴街」是富商鄭景貴慷慨贈予英國殖民政府,因此得名。鑄鐵壁畫上的英國人與阿貴握手,阿貴說:「AHLO!」但英國人因為不會念阿貴的名字,結果發出了好幾種逗趣的發音。
 
壁畫中的阿貴身著清朝官服乃因他20歲隨父到南洋經商多年後,並未忘本,在中國發生天災需要資助時,多次慷慨解囊,而獲光緒皇帝賜封連三代享二品官職。

[[ ↓銃孔(Cannon Hole)@大銃巷(Lebuh Cannon)。英國政府在1867年以大銃(大炮)平息了會黨大暴動,大銃巷的地上破了個洞,因此得名。]]
銃孔Cannon Hole @ Lebuh Cannon大銃巷  

[[ ↓一腳踢(One Leg Kick All)@南華醫院(Lebuh Muntri)。早期移民家庭的女傭都得萬事全能。這位白衣黑褲,來自中國廣東省的"阿媽"(女傭)將家中大小雜事「一腳踢」…帶小孩、煮飯、晾衣服一把罩。]]
一腳踢 One Leg Kick All @ 南華醫院街Lebuh Muntri  

[[ ↓TokTok麵(TokTok Mee)@椰腳街(Pitt Street)。TokTok麵是雲吞麵的前身,TokTok是擬聲詞,是早年的流動麵攤小販敲著兩片竹片發出toktok的聲響以招攬客人。晚上的鑄鐵壁畫還會打燈呢~讓路人晚上也能看得一清二楚。]]

TokTok麵 (Tok Tok Mee) @ 椰腳街(Pitt Street)  

四季如夏的大馬,讓我依稀想起軍旅生涯時,都盡量不在日正當中外出,以避免和北緯5度的熱辣豔陽正面交鋒。告別最炎熱的5月,此刻的檳城正迎來堪稱最佳旅遊時節的6至9月,但隨之而來的就是那讓人玩興大失的午後陣雨。

在光大百貨的food court吃了不怎樣的午餐後,我開始思考下午該去哪殺時間。沒有最熟悉的摩哆代步,突然覺得自己哪都去不了;6年前離開檳城時,還沒有觀光巴士,現在也提不起興趣去「試乘」,大抵是我對馬國的大眾運輸一直都沒啥信心吧?哈哈,結果,我做了一個頗傻的決定... 步行50分鐘到Gurney百貨。

啊!一定是我太懷念這座城市,所以想用午后漫步對她說“Hi, I’m back!”

後記:不知為何,我竟然一年半沒敲鍵盤了!寫下這篇遊記的我已經33歲了,希望下一篇不是34歲才寫完。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檳城 喬治市
    全站熱搜

    迪勃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